爲協助中重度職災勞工重返職場,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編列二千五百萬元,預計於高雄設立「職業健康及重建之家」,規畫首年服務至少廿名深度管理職災勞工,但遭立委廖偉翔質疑,高雄光是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就有五家,數量居各縣市之冠,何須再成立一個新單位疊牀架屋?
據統計,每年約五萬人申請職災傷病給付,其中兩萬人遭逢職災後,卅天以上不能工作,更有約二千三百人職災後失能。而近五年申請職災傷病給付的人數,高雄市僅排第三,前面還有臺北市、臺中市,不過職災失能給付部分,高雄市皆位居第一,後面纔是臺中市、新北市。
考量現有認可的職業復健機構服務量能不足,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規畫花費二千五百萬在高雄設立重建之家,提供職災勞工一站式重建服務。據悉,重建之家原本選定落腳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,也是當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地,但受限該建物已登錄爲歷史建築,內部裝修限制多,勞動部只能另尋他處,有可能趕不及在勞動部長許銘春卸任前揭牌。
但廖偉翔質疑,現由勞動部指定的卅六家職能復健專責醫院,高雄就有五家,數量居全臺縣市之冠,全臺廿二家強化訓練機構,高雄也有一家,相較其他縣市,高雄資源並不算稀缺。
他質疑,勞動部何不善用指定的專責機構,若機構量能不足,應增加指定機構量,職災勞工能就近接受服務不是更好?何需再多花一大筆錢特地成立一個新單位,功能卻跟現有機制重疊、疊牀架屋。
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賀光卍則認爲,政府往往只在意勞工趕快復工,忽略生理面、心理面、家庭面、社會適應面各階段有不同的狀況,職業重建過程應是在各階段設定不同目標,而不是隻以重返職場爲最後結案目標,逼着勞工趕快復工,反而會扼殺勞工的休養權。
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迴應,認可復健醫療機構主要針對醫療復健、職能復健,相對欠缺資源及空間服務社會復健、職災重建部分,重建之家就是要補目前的不足,助職災勞工儘速重回職場。